薪火相传,树立专业自信
——人力系主任罗燕老师
【人物名片】
罗燕,女,1966年生,广东兴宁人,系澳门永利6774经济学专业副教授。现任澳门永利6774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劳动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澳门永利6774“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记者:您说过您曾经在法院实习过,为什么最后选择在大学当一名老师?
罗燕:我选择在大学当老师是命运的安排。我那时候毕业是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不是像现在一样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但因为我的学校分配工作上的疏忽,学校分配我到广州市铁路中级法院工作,可用人单位就没有这个干部指标。所以我的就业应该是一开始就走上自主择业的路。在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学校等这些机构中,我选择来到了华师。那时候经济系刚成立,很缺法律方面的老师,一开始讲经济法,就这样一直讲到现在,算起来教龄都有26年多了。我觉得现在还是很庆幸我的选择。
从事司法实践工作,执法者内心需要有真正的对法律的敬畏和不畏任何强权、任何干预,能够真正坚持法律精神,坚持法律内在的公平,公正,这还是需要很强大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因为我的性情里就有嫉恶如仇。比如我认为你不对的话,我一定要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这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跟我学的专业还是有很大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很多具体问题,不是单纯可以通过现有的法律规定直接适用就能解决的,它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你想独善其身依法处理案件不容易。而教书相对单纯很多。在经济系工作的时候,学生的专业是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人和法律人秉承的理念还是很不一样的,法律人追求内在的公正、公平,而经济学讲究的是投入产出的效率,探寻在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的矛盾中的最优化解决。如何使公平和效率统一,在制度经济学里面可以找到两者相结合的理由。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兴趣和挑战,它使我在讲授《经济法》的时候能够将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跟纯粹法学的课程有区别,这样使我的学习一直没有停顿,总是试图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去分析一些法学现象,探寻法律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这是我一直坚持讲授《经济法》的重要理由。
记者:您曾经在课堂上跟我们分享过您读大学时的一些学习经历,您非常重视课堂笔记,要求学生也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做课堂笔记,您是怎么看待课堂笔记的作用?
罗燕:从我自身来说,上课记笔记是经验之谈。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上课时是用教案在上面讲,我们就在下面记笔记。笔记是老师对某一个问题深入系统的思考,有独创性和原创性的思想在里面,老师在授课时的思想火花是稍纵即逝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马上记下来有助于对问题的形象化的理解。第二个,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的信息社会,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运用得那么方便和直接。我们主要是通过借阅图书馆里的书,还有老师介绍的参考资料来学习。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面选择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但是把老师上课内容详细记下来以后,按照老师上课内容的笔记按图索骥去查找笔记中涉及信息的经典文献,可以节约时间,有助于对课程的理解。第三个,做课堂笔记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在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带着某种思考,已经有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这个时候的记录本身就是对你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对知识的概括、综合能力的锻炼。当然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了,就是老师都有ppt了,ppt里面有老师主要的思想、主要的观点,但老师头脑里一闪即过的火花只有课堂上才能捕捉到的。
记者:学生觉得您要求比较严格,您是怎么看的呢?
罗燕: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觉得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没有任何要求的话,那么学生他可能会放纵自己,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他就不做了,这样得过且过,不利于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学生是个损失,老师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我自己觉得不能高估学生的自觉性,还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压力和规范的要求给他。人是社会的人,他的行为必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比如说你来上课,我不喜欢你拿着牛奶、包子边吃边听课,因为我觉得这个我们毕竟不是西方的大学,在课堂上很随便。可能有些人认为这种方式很好,但是我并不认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来讲,学生在下面来听,这已成为一种习惯。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收获会很大。你严格要求,学生做得比你想象的要更好。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在做事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这应该是大学老师留给学生的一个印记。
我觉得我现在要求还不够严格,比如说200多个人上课没办法点名,没办法分组讨论。比如说培养研究生做研究,在确定了一个选题之后,阅读文献,归纳作者的观点,找出论文的突破点,完成论文,这个过程要有一个标准,要有规范,要让学生按照要求踏踏实实的去做,你最后会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和结果,这是做老师特别自豪、欣慰和幸福的地方。因为你培养的学生,经过了千锤百炼,精雕细琢,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在就业市场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青睐,那对培养它的“生产产家”来说也是很自豪的事情。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成绩与老师给他的指点、帮助,还有在几个最关键的环节、节点上给他高屋建瓴的点拨是分不开的。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受用终生的。
记者:都说人力系的凝聚力比较强,专业传承方面做得很好,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罗燕:人力系的发展,首先是澳门永利6774悠久历史和经管学院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多年积淀的结果,也是我们学院各位老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结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一直非常重视文化传承,将专业建设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信、执着等专业精神联系起来。说到人力系的文化传承工作,也是一点点积累而来的。比如说现在我们每一年做的专业分享会,它来源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带2003级的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听他们讲找工作所遇到的各种酸甜苦辣,在读书时是根本体会不到,在这个时候才理解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于是我就找了往届本专业毕业的同学回来给师弟师妹分享一下找工作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经历。在分享会上,人力专业的同学,探讨充分,交流热烈,由此建立起了本专业同学的有效沟通的渠道,并且将这“专业分享会”作为我系一项常规的系务活动一直坚持下来。在2008年我系有了自己的专业系刊《人力经纬》。我一直认为,大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领取一张就业的通行证。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浸润在大学这样一个文化氛围里,在四年的潜移默化中培育起对文化、知识的亲切感、熟悉感和内心的尊重,并由此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深远的影响。系刊由我系学生负责主编,稿件也大多来自我系学生自己的专业论文和对学习生活的各种感悟。今年2011级的人力学生,又在人力的文化建设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hello职场,连续发表 90余篇文章,凝聚人气,辐射人力的影响力;并开创性拍摄了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实习生日记》,它舒张了学生个人的创造力和能量,彰显了学生多方面的才华。我觉得有这样一系列的文化园地,可以培养起学生对专业的敬畏和价值认同,树立起专业自信。这些学术品位和专业的智慧,会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形成文化共识,滋生无形的力量。
记者:您觉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如何?
罗燕:从就业数量来看,我们人力系的就业率连续几年(2009年—2013年)都在95%以上,就业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其中以服务业居多,包括商务服务业等其他服务业,其次是银行业、教育行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等。2009-2013年毕业生平均起点薪酬从平均每月2000月上涨至平均每月3000元。人力专业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2009年—2013年)就业方向以私营企业为主,私营企业占了27.61%,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公司、国有企业等,就业渠道以企业为主,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就业的人数较少。考研率还有待突破。
记者:您觉得管理学类的本科生应该怎样过好大学四年,通过怎样的学习才能提升自己?
罗燕:其实对于管理学科来讲,它更像一门艺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你看像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小米、360、腾讯,他们的管理方式,不是我们以前传统理论上讲的科层管理,他们可以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创新人员而匹配适合的管理方法,因人设职,职务是为人服务的。这种管理从现成的教科书上找不到具体的流程,但它对企业是最有效的,所以说管理学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但管理还是有一个规律可循的,在大学的课堂学习中,通过学习管理基础理论,梳理不同的管理学派的思想,从中提炼一些管理的规律,领悟管理的精髓,这对以后的工作实践是有很大帮助的。
管理学大类招生的目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宽口径的意思是一二年级涉猎的专业比较宽泛的,不仅限于管理学,还有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等,在广泛接触这些领域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深入钻研,逐步形成明确的专业方向。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另外就是说厚基础,它跟宽口径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关联的。厚基础就是希望你在学习一门专业课的基础上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发现各个社会学科之间共同的方法论,做到触类旁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系统的思维。
我认为大学培养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经过大学四年的熏陶,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会形成规范,在待人、待己和对待自然方面体现出应有的教养和规范,原始的粗鲁野蛮逐步退化,成为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因为现在有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高校很多的教育都围绕着如何提高就业率,所以给学生教会了很多技能,但是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社会大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你会发现一个人,他能飞多高,走多远,最终决定他的不是他的专业技能,而是他的综合素质,是他的文化底蕴。就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它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等学科,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千差万别。人力这个行业本身的特性就是涉及到对人的洞察力,对人内心的感悟,这种领悟,不是靠专业学习能够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专业的适应面广,要有很宽厚的基础,非常强调对各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比如说通过看小说,可以了解人间百态,可以洞察人性。这个对人性的敏锐了解,我觉得不是看了几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书就能够解决的。当然必须掌握人力资员管理的基本技能,她是你从业的敲门砖,但你以后要发展到什么程度,绝对不是仅仅靠这些技能。
记者:经管学院采用大类培养的模式,大四基本是找工作和毕业论文,所以学生真正学习专业的时间只有大三一年,这样是否会使学生专业不扎实?
罗燕:在我们这个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即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对老师是有一定要求的,把三年学习时间浓缩了成一年是对老师更高的考验。他要求老师在更短的时间,传递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和信息,培养学生理性的分析思维。比如说,老师开设一门课程要既有理论的深度,同时又有可操作性。对于这方面,我们系的老师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上薪酬管理的王忠老师,他请了做薪酬的单位来讲解薪酬应该怎么样设计。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来。比如我上劳动法,我是把仲裁机构的实际办案子的人员请来,然后让他们分析劳动争议案件是怎么处理的,这些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是怎样计算的,劳动合同怎样签订才合法,实习生的法律地位是怎样保障等等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懂得了学以致用。
另外一方面是实习基地的建设,强调内涵的建设。我们在实习开始之前就把毕业论文的题目发给各个老师,让老师在实习之前就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毕业论文的选题去企业实习。然后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做调研,做访谈,最后形成的论文是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以后也可以考虑在实习基地开展创业的培训或项目,即借助学习基地这个平台,让学生做一些创业的项目,这也是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体现。
记者:现在的本科生很注重社会实践,甚至请假去实习,您是怎么看的?
罗燕:其实从本科生这几年的就业来看,至少50%以上的人去了企业,也有考上公务员,也有继续读研的。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只能到一些规范的大型国企或外企就业。如薪酬体系的设置,薪酬的结构设计等这些对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有三门课程是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课程。一个是工作岗位的分析,第二个是绩效管理,第三个是薪酬管理。这三门课程要求你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如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做人力资源规划。如何做到把对应的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这个又需要对人的性格,专业,素质邓进行测评。接着是绩效管理,如何设计一套专业科学的方案,这些都需要专业技能。至于其他的几个模块,你多看书,多实践,经过后天的“干中学”就可以达到专业的程度。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在本科阶段学习理论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思维的形成。多思考多查阅经典文献,做系统的梳理,提炼精华,这是理论的价值。
现在的学生在校期间忽视理论学习,而过分看重所谓的实践。如果你错过这一阶段的理论学习机会,以后可能真没什么机会来弥补了。而且,我们人力系在社会实践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尽力帮学生拓宽学习的渠道,建立实习基地。这两年的实习单位建设越来越好,实习和专业的结合度也越来越密切了,你该实践的时候也是有机会让你实践的。反而一二三年级的学习时间很宝贵,不应该花很多的时间去做兼职或实践。相反,一些大型的创新实验项目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很好体现,层次起点高,这比无意义的兼职要受益得多。其次,用人单位对你在实践经验的要求在某些方面并不一定是合理的要求。现在很多单位也比较急功近利,它希望把刚进来的大学生当熟练工用,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人的领悟力,理解力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教育有这个引领的作用,你不能让教育被迫的跟社会的需要亦步亦趋,教育应该具有先导的功能。
(撰稿 林灵音 审稿 张晓娜)